北斗應用“元年”:時空智能商業化提速
北斗系統開啟全球化、產業化之后,2021年成為大規模應用落地的元年。
日前,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期間發布的《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》顯示,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4033億元人民幣,較2019年增長約16.9%,相關產業上下游和應用場景,各行各業中的技術落地,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,2021年將成為北斗應用爆發元年。
截至目前,中國有超過70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、3.63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、約1400艘公務船舶、約350架通用飛行器應用北斗系統。去年6月份,最后一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成功發射,隨后北斗全球網系統正式組成。
在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的賦能下,北斗加速與人工智能、云計算等新技術深度融合,大規模滲透手機、汽車等大眾市場,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,時空智能新賽道的商業化也隨之提速。從2020年,全球第一款亞米級高精度定位手機發布,華為聯合千尋位置、高德地圖首次實現車道級導航開始,至今,榮耀、小米、小鵬、蔚來、紅旗、廣汽等公司都已用上時空智能服務。
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楊軍透露, 我國已經形成完整、自主的北斗產業發展鏈條,北斗相關產品已經輸出到120余個國家和地區,向億級用戶提供服務。“近10年來,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%以上。預計到2025年,中國北斗產業總值將達到1萬億元。”
基礎設施的滲透
2020年7月31日,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,這標志著北斗事業進入到全球服務新時代。今年是北斗應用爆發的元年,各行各業對于北斗應用的接受度已經漸入佳境。其中,精準時空智能服務成為熱門的板塊,成為各行各業的新型基礎設施。
時空智能為機器提供時空信息的決策依據,幫助它們對周圍環境進行感知。所謂時空智能服務,就是可以實現動態厘米級定位、靜態毫米級感知、納秒級授時的服務。基于北斗系統,建設衛星地基增強站,融合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機器學習等技術,以及各類智能傳感器,提供時空智能服務。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演講中表示,時空智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,如果汽車安裝了智能化、數字化的裝置,不僅可以記錄汽車的行動軌跡,還能依靠厘米、分米級的精度替代人的眼睛、耳朵、大腦來駕駛汽車,這樣,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產業就能發展起來。此外,電網、工廠、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都需要智能技術進行發展。
除了用在交通領域,北斗系統更廣泛的落地應用體現在通信領域。
“精準時空的熱度會像前幾年的云計算一樣,是這個產業很大的機會。”千尋位置CEO陳金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坦言,智能設備中,芯片是重要基礎,大家都認為這是整個產業的制高點。相比于智能駕駛、數字地理、無人機、工程建設等明確看得見的市場,投入較少的是用于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,時空服務應用創新。
這一塊正是行業發展的難點,需要在看不見的地方做創新。記者在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現場看到,北斗在手機、手表、兒童書包等大眾消費領域的應用,還是在農林牧漁、救災減災、智慧城市等領域,都是關注的焦點。
前幾年的手機定位,“當時技術難度很高,很多人也不知道做出來以后能不能掙到錢。”從2019年開始,該公司和芯片廠商、終端廠商、應用提供商等全產業鏈上下游協作,歷經19個月,打通從高精度定位能力、到手機終端、移動應用的全鏈
相比傳統道路級導航,車道級導航可高清展示真實道路場景,顯示當前道路的車道數量、地面標識標線、出入口、特殊車道等,同時結合高清信號,可實時顯示用戶的車道位置。與此同時,百度地圖與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接入“5G+北斗高精定位”系統,成為支持中國移動消費級手機精準定位系統的地圖廠商。
規模與成本之考
北斗系統加速與新技術一體化融合是大勢所趨。眼下,智能駕駛、數字地理等熱門應用,吸引了大量目光和投入,但時空智能技術應用還有更廣袤的空間亟待開墾。
除了手機、智能汽車外,千尋位置推動時空智能成為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。包括能自主飛行進行電網巡檢或農藥噴灑的無人機,實現定點停車的共享單車,能與紅綠燈“對話”的自動駕駛公交車,貼上精準時空標簽的智慧錐桶、智能三角牌、攝像頭等道路基礎設施,能聽診危房、橋梁、礦山的形變監測設備等,都得益于這張時空智能網的覆蓋。
“拷貝很容易,創造很復雜,這是一個不大好的現象,大家都去搶一些相對比較明確的市場,但不愿意去做那些創新的市場。”陳金培透露。千尋位置的時空智能基礎設施,也如同冰山一樣,絕大部分位于“水面之下”。
據陳金培介紹,從2019年起,千尋位置將更多的研發力量,投入到艱難“0-1”式的創新,只有在打通產業鏈之后,應用會成倍增長,最終形成成熟的市場與商業模式。
“如同早期只有電燈才用電,如今有電冰箱、電視機、電腦,有你想象不到很多智能的設備,電才變成那么重要。”在陳金培看來,對于時空智能技術來說,只有開發應用場景足夠廣泛時,才能成為真正的基礎設施。千尋位置目前面臨的很大的挑戰,就是怎么樣激發開發者的創造力,創造大家今天想象不到的應用模式,挖掘出新的應用場景,催生各種各樣新的智能終端,很大程度發揮出時空智能定位基礎設施真正的潛力。北斗今天在所有領域提供的服務,可能只是未來十年場景的5%。
《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》顯示,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總數量在14000家左右,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人。截至2020年底,業內相關上市公司(含新三板)已達84家。自北斗系統開通以來,包括華為、蘋果等國內外主流智能手機廠商均支持北斗。公開數據顯示,2021年第一季度申請入網支持北斗定位的智能手機款型達到79%。
在任何一個場景,只有規模大幅提升后,成本才能下降,從而更廣泛被采用。手機行業無疑走在了北斗落地的前列,但時空智能賽道依賴極高的投入。目前,千尋位置已率先推動多款高精度定位智能汽車量產上市,并以時空智能服務助力交通運輸、農業、電網等眾多行業的變革升級。
如何將看不見的底層技術,變成看得見的公共服務?是所有北斗從業者都在探索的問題。
更多相關
測繪技術服務在地理國情監測中的成果應用
2018年初夏時節,赤水河畔,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的一架白色DB-2測繪無人機劃破長空。數小時后,一張赤水河畔某林場松樹松材線蟲疫情專題圖就放在了四川、貴州兩省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總...
龔健雅院士:標準化是中國測繪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
武漢大學龔健雅院士多年來致力于測繪地理信息標準化工作,他牽頭編制的國際標準《地理信息影像與格網數據的內容模型及編碼規則第一部分:內容模型》,作為中國主導編制的首個地理信息國際標準已正式發布。日...
利用水準儀、經緯儀、垂準儀完成設計坡度與鉛垂線的測設
設計坡度的測設 設計坡度的測設就是根據一點的高程,在給定方向上連續測設一系列坡度樁,使樁頂連線構成已知坡度。如圖10-11所示,設A點高程為HA,AB間水平距離為DAB,試從A點沿AB方向測設設...
無人機飛行途中的RTK差分定位技術解析
一.什么是RTK實時動態差分法(Real-timekinematic,RTK)又稱載波相位差分技術。這是一種新的常用GPS測量方法。以前的靜態、快速靜態、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后解算才能獲得厘米級的精度。...
港珠澳大橋順利開通,是測繪工作者的驕傲!
10月23日上午9時,超級跨海工程、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——港珠澳大橋歷經14年籌建,正式宣布開通。它跨越伶仃洋,東接香港,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,總長約55公里,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...
科力達RTK電臺、網絡模式作業使用流程,值得收藏!
RTK作業的簡要流程 儀器架設:完成基準站和移動站硬件架設與配置,搭建作業的硬件環境。 新建工程:創建工程,配置參數、坐標等基礎信息,完成作業所需的數據基礎。 求轉換參數:匹配工程所需平面坐...
全站儀多少錢一臺?全站儀的品牌、價格、功能介紹
1.全站儀的品牌及價格介紹:全站儀的價格與品牌、測量精度、測距、型號等有關,要根據實際需要購買。全站儀包含經緯儀和標準儀的功能,所以會比較貴。目前市場上很多品牌都是國外品牌,比如日本賓得和德國徠卡2....
好用易上手! A15 RTK為礦山系統提速增效
時代發展飛速,一般聽到別人說,誰誰誰“家里有礦”,就覺得這個人好有錢呀!“家里有礦”在如今其實是對有錢”、“有實力”的一句戲言。而在很多用戶大家庭里,還真的有一家“家里有礦”的單位!它不僅坐擁全亞洲數...